|
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质量年度报告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是汝南县委、县政府2010年招商引资1.8亿元,通过整合马乡职高、城镇职高、老君庙高中及驻马店市工业学校等四所学校投资建设的一所集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教育、实用技术培训为一体的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83亩,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教学、实习、实训、教科研仪器设备及设施资产值6176.1875万元,图书藏量达到30.6万册;设有13个专业,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98人,外聘专业教师100人,在校生人数为3227人。学校建筑格局是按照国家高等院校标准建设,拥有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实训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餐厅、标准运动场、学术报告厅、综合服务楼等教学、生活设施。并配备计算机实习室、电子商务实训中心、汽修实训车间、机械加工实训车间、机电电子实训室和驾驶员培训学校等各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目前学校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市场营销、会计、烹饪等13个专业。 学校始终秉承“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生成才为使命,以就业安置为己任”的办学理念,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不断创新办学模式,走“校校联合”“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子。先后同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天门职业技术学院、南阳职业学院、黄淮学院、驻马店财经学校、汝南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等职业院校联合办学,还同立马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南省豫园锅炉机电有限公司、惠洁管业有限公司、汝南县天中旅游公司、北大青鸟、长安汽车集团、奇瑞轿车等知名企业联合办学,提高了办学能力,扩展了就业渠道,保证了就业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被河南省豫园锅炉机电有限公司、立马新能源集团确立为“企业人才培养基地”,迄今为止,1000多名毕业生已在河南省豫园锅炉机电有限公司、立马新能源集团、海尔集团、步森服饰、康辉旅行等数十家企业大展才华,并以精湛的技能和过硬的素质成为企业的骨干。学校承担着为汝南县经济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高校培养生源、劳务派遣输出等多项任务,是汝南县“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民工培训、残疾人创业培训、安全生产、外派劳务培训、退伍复员军人再就业培训基地。今年已累计培训4600多人次,为汝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校被评为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建设院校、,河南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民办职业教育20强等多项省级荣誉称号,还获得驻马店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驻马店市职教攻坚先进单位、驻马店市教学先进单位,“驻马店市卫生先进单位”,“驻马店市平安校园”,自从2010年建校以来学校已经七年被评为“驻马店市对口升学先进单位”,六年被评为“驻马店市职业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原河南省省委书记长谢伏瞻、省委副书记邓凯、河南省军区司令员卢长健、原驻马店市委书记余学友等领导也多次来校视察,并给予高度赞扬和肯定,称赞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是“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二)学生情况 2018年,学校招生数为1181人,与2017年基本持平;在校生人数为3227人,较2017年在校生人数增加211人;毕业生人数为970人,与2017年相比增加399人。生源主要来自汝南县境内及周边县市,学生巩固率为93%;学校承担社会培训4825人次,较2017年增加8人次。 (三)教师队伍 依据办学发展需要,学校加强新教师引进与兼职教师聘请,不断充实完善教师队伍。注重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通过新教师公开课、老教师展示课、外请优秀教师到校授课培训等多种形式,促进我校教师从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目前,学校已形成一支规模适当,素质优良,专兼比例协调,职称、学历、职业资格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1.规模与构成 学校现有教职工198人,教师总数193人。其中专任教师189人,专业教师143人,兼职教师36人,生师比为16.3:1。 2.专任教师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9人,较2017年增加1人,教师数量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其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100%;双师型教师57人,占全校专业教师总数的39.8%。 3.兼职教师 学校按照实际教学需要,在与长安、奇瑞、豫园锅炉等校企一体化办学基础上,利用其人才优势,建立了“兼职教师备选人才库”,积极聘请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行业人员及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从事兼职教学工作。目前,学校兼职教师人数为36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9%。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占比为1:8,进一步发挥了高水平兼职教师在教学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4.打造教学团队 在打造优良教学师资队伍的同时,学校高度重视教学队伍建设,给予充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2018年,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培训工作,选派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等多个专业的教师71人外出进修培训,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教科研方面,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省级课题立项1项。市级优质课一等奖3人,二等奖7人。 (四)设施设备 2018年,学校固定资产总值为2.79038875亿元,其中教学、实习、实训、教科研仪器设备及设施资产值6176.1875万元,比2017年增加403.8875万元。生均实训设备值达19139.1元。计算机760台,教室98间,其中网络多媒体教室46间。纸质图书30.6万册,符合规范化办学指标生均图书30册的要求。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学校按照教育部门规定开设德育课程,学生思想政治合格,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课优秀率为23.7%,总体考试合格率达到95.6%,专业技能优秀率为33.4%,总体合格率达到96.8%,学生毕业率为98.8%。 今年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学生数为3202人,其中优秀321人,良好1137人,及格1744人,体质测评合格率为100%。 (二)在校体验 学校2018年重点建设“平安校园”“卫生学校”“文明校园”,通过座谈会、学生调查问卷等形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教育质量,完善生活和学习保障设备,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使学生在学习、实训、校园文化、社团活动、校园安全等各方面的满意度比去年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获得“市级平安校园”“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三)资助情况 根据国家学费减免政策,2018年共免学费355.9万元,申请拨付355.9万元,到位率100%;为困难学生申请助学金77.8万元,预算77.8元,到位率100%。同时学校设立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制度,对在校困难学生实施救助机制,共发放各类补助、津贴10.9万元。 (四)就业质量 学校与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森雅塔有限公司、奇瑞轿车、长安轿车、义乌前沿人才网(郑州锐捷)等集团一体化办学,所开设专业围绕专业岗位开设,双方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学生全部分配到企业实习、就业,地点遍布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杭州、郑州及本地企业。在就业安排上,根据学生的学分情况结合岗位,保证学生100%就业,且对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做好了规划。 学校所开设专业围绕行业岗位开设,近三年,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100 %。 (五)职业发展 学校推行“知识+技能+素质”结构的教育过程。借助与企业一体化办学优势,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成长历程,紧贴学生实际和用人需求,从学生的就业岗位出发,实行“三段式”育人机制,直接面向就业,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心理、知识和技能等各方面的准备,极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 学校重视职业素养培养,在岗位和实训教学中将企业的管理引入教学中,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角色参与学习,举办“就业与创业大讲堂”、“中国制造”等主题培训,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岗位意识、心理适应能力的教育,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各企业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成各岗位完整的职业生涯成长提议,并从业务路线、管理路线两方面为学生单独设置适合该群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老总、政府机关及法律、管理专家做训练指导师,通过企业岗位模拟或全真的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2018年学校专业结构基本不变,继续实施品牌化专业建设。加强了汽修专业群建设,学校在长安轿车、奇瑞、福建奔驰等企业实施了现代学徒培养模式,共计63名汽修学生参与培养,逐步建立了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团队,完善了整体流程。 2018年,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了我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又进行了完善,重点实施岗位教学、项目教学,该专业的学生数比去年多了23人。 2018年,我校对口升学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比2017年增加了57人。 2018年我校把烹饪专业由单纯的升学专业转为以就业为主的专业,该专业学生数比去年多出16人。 (二)教育教学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实行三段式育人机制,学生第1学年在学校完成技术专业(文化)课程理论学习的任务,掌握专业所需各项基本技能。学生在实训基地以产教结合为平台,实行全场景分岗教学,在校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强化学生的技能和岗位素质,达到准员工素质要求。第2学年实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学生分岗到企业实训教学,实行双导师制,实施企业班组化管理模式,1个师傅带4至5个徒弟,组成学习小组,实行4+1+2教学安排即4天技能学习,1天理论学习,2天休息,确保学生切实掌握实习岗位所需的技能。第3学年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模式一:电子商务、高铁等专业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校实训室均设立教学区、练习区,师生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做中教、做中学”,达到一定的练习量后进行达标考核,使学生通过学习-练习-掌握-生产强化四个阶段巩固技能。 模式二:集中训练周模式。各专业所有实训课程,均实施理论课与实训课交叉进行,每2周进行轮换,保证实训效果。通过实训,消化课程理论,训练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通过针对性的理论学习用于指导实训操作,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步提高。 模式三:项目教学、场景教学等教学模式。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中,所有专业课课程均在真实场景下进行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场景教学法进行教学。 以上的几种教学模式,缩短了技能与岗位、专业与职业、课堂与车间、实训与生产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在实施前均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在实施结束后作详细的总结和分析。 2.课程建设 根据国家和省颁发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调研成果,在广泛调研了豫南产业结构和岗位群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从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终身发展的需求进行课程综合改革。 建立适应专业特点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专业带头人带领任课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和需求,调整或增删教学内容,建设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同企业合作,建立毕业跟踪评价机制,为推进我校课程改革提供依据,并对学校原有教学计划进行较大调整。 一是调整课时比例。针对行业和岗位技能的发展变化,适当减少文化基础课的课时比例,增加专业课尤其是实训课的课时比例,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50%以上,实现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目标。 二是强化实践性教学。在顶岗实习前的两学年中增加阶段性实习时间,建设适应学生兴趣爱好需求的选修课程体系。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成立书法、音乐、美术、体育、摄影、文学等十多个兴趣小组,建设选修课程体系。 3.教材选用 根据国家和省颁发的教学指导方案,学校基础文化课均选用中职学校国家规定或省规定教材,同时根据目前各个行业的岗位标准情况,制定我校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标准,并根据相应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加强校本教材编写和修订工作,将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和技术标准引入课程,把实训课题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实行项目教学,把知识进行项目分解,使模块化课程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组织教师开发主专业课程2门。所有教材根据岗位流程进行编制,保证了教材的实用性。 4.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以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以教师全员培训、集中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强化“双导师制”队伍建设。 学校建立了以教学成果为导向的教师考核机制,并将业绩同教师薪金挂钩,内部形成了竞争机制,促进教师的良性发展。 建立了教师梯队建设和新老教师结对帮带制度,对新入职教师实施岗位准入制度,与企业实施学校与企业管理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企业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 5.实训基地建设 2018年学校又进一步完善了烹饪、汽修4S基地,同时继续将比亚迪、奇瑞、长安、义乌前沿人才网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培养。 学校同比亚迪、奇瑞、长安、福建奔驰等集团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达成了专业共建计划,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工作,共同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 6.信息化教学 2018年学校投资400万元建成了数字化校园,较大的提升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极大地方便了师生的教与学。 (三)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成立了“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总体规划,以年度为单位全面启动了“学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制订了涵盖“青年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学历进修等多项教师培训培养规划。 学校借助各大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培训资源,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培训关系,继续利用暑假、寒假,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1个月。学校邀请专家到校针对微课制作和信息化教学开展了专题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邀请专家到校针对“有效课堂创建”和理实一体化实施进行讲座,邀请驻马店市教学能手到校进行课程展示。同时又安排10名教师参加国培和省培。总培训达到71人次。 学校也开展了教案、课件评比,校级优质课、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评课等比赛活动,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四)规范管理情况 在校企一体化办学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借助集团优秀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学校管理企业化、学生管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建成了完善的现代学校制度。 1.制定管理水平提升计划 依据教育部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的通知,根据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提升办学水平的意见》[豫政[2015]74号]和《驻马店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驻马店市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驻教职成﹝2016﹞11号)精神文件的要求,制定《汝南县职教中心2016-2018管理水平提升计划》,确定学校三年发展目标和方向,明确管理重点、细化管理要素,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各项制度标准。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将企业管理考核方法适当引入学校管理,并逐渐完善以业绩为主的学校现代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章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校各处室考评考核办法》、《教学常规管理规定》、《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方案》、《教师准入制度》、《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奖励条例》、《学生考核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学校教代会发挥重要作用,健全和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部门联动管理,提升管理成效。 3.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实施校长负责制、学校民主管理制,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坚持按需设岗、公平竞争、择优聘用原则,建立以成果为导向的激励考核机制。 4.实施校务公开,提升管理透明度。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监督小组,明确校务公开办事纪律,规定校务公开办事程序,并公布监督、投诉电话。制定了《校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和校务公开方案,明确沟通渠道,明确校务公开工作的目标、原则、内容、形式以及实施步骤。 (五)德育工作情况 德育工作机构健全,分工明确,措施落实到位。以政教处为龙头,团委、学生会、班主任配合,做到了“周周有计划和小结,月月有检查和评比”,形成了以政教处为主体,班主任为核心,准军事化管理教官团队协同,学生社团配合,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教育管理格局。按照省教育厅规定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安全教育知识、心理健康指导等德育课程,坚持开好主题班会,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之声等载体和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演讲会、报告会、军训、入学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纪律观念、学习意识、安全意识和感恩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精心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寓教于乐。通过广泛开展才艺展示、技能比赛、演讲比赛、田径运动会、艺术节、篮球竞赛、拔河比赛等各项竞赛活动,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整个校园氛围活跃,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六)准军事化管理情况 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学校成立了准军事化管理机构,聘用有丰富学生管理经验的教官对学生采取准军事化管理,从学生的就寝、就餐、出操、校园活动、安全、纪律等诸多方面提出规范化的要求,并做到了认真落实,从而打造出了和谐、平安、卫生、文明的校园,2018年获得“市级平安校园”和“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称号。 (七)党建情况 一是构建了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党支部、工会多次探讨工作,发挥教代会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增强教职工的参政议政意识。党政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决策要经过支委会到行政会,最终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公示等环节,防止决策失误。 二是积极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党支部在参与管理过程中,旨在用目标导航,按计划行事,用制度约束人、激励人,保证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高效地开展,使学风、教风、乃至整个校风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不断优化。同时,学校党支部关注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宣传工作,构建了和谐发展的环境。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管理中倡导党支部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职工服务的理念,为被管理对象着想,充分满足其事业、感情、待遇的各种合理需求,营造良好的工作与学习环境,让教职工愉快地做好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教师 “传帮带”活动,要求中学高级教师必须带一名年轻教师,并对其“传帮带”的效果进行考核。 四是支持指导共青团的工作。党支部不断激发共青团的工作热情,与他们一起活动,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他们。党支部积极支持和指导共青团的各种工作和活动,一起研讨工作计划,确定重点教育工作。 目前,我校的党建工作仍然在全省处于领先单位,被省委组织部定为学校党建工作联系点,市、县级主要领导多次来我校视察党建工作,周边县及本县的兄弟学校也经常来我校参观学习,我校的党建也多次受到省、市、县主要领导的表扬。 四、校企合作 (一)订单培养、量身订制 订单式职业教育是校企合作走向深入,是企业和学校联合对学生实行一站式服务的培养模式,学生选择订单式培养的专业就等于有了可靠的就业保证,是就业创业的“通行证”。我校分别与立马、绿佳、广森、虎妞、豫园锅炉、义乌恒益人才网、芜湖奇瑞、合肥长安等县内外二十多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办学,实施了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和委托招生占在校生40%以上,使学校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借助用人单位的资源优势,弥补专业课教学的不足,还加速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办学效益十分明显。今年我校仍与汝南立马车业有限公司共同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在2018年的招生宣传中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共招收生源83人。采用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实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学校和家长共同签订三方协议。采取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骨干做讲座、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企业有了“量身订制”的后备人才,降低了培训成本,节省了培训时间,减少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更重要的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更具前瞻性和主动性,带来了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企业由此将对职业教育有更深的了解和更多的信任,关注职业教育的程度会更高,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二)校外实习、岗位教学 校外实训基地是校企双方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校与立马车业、绿佳车业、广森、虎妞、豫园锅炉、鑫东服饰等数十家县内重点企业签定了合作协议,共享实训资源,成立校外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赴基地参加阶段性实习,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顶岗实习既符合教学大纲教学安排,又利于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强化训练,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是职业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举措。通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协调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为学生实习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告知学生动向,在他们的帮助下共同做好实习学生的稳定工作。以严格的管理、周到的服务、细致的工作为保障,我校的顶岗实习工作得到了家长和企业的充分肯定,社会满意率达90%以上。 (三)筑巢引凤、校企互赢 通过“产、学、研、训”,使校企合作走向深入,实现互赢。学校电子电器运用与维修和机电一体化专业与河南金立马车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引企入校,开展“产”、“学”、“研”、“训”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引进了一家汽车维修企业入住,实现教学、实训、操作、维修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学校与多家企业研发部门合作,共同进行教师下企业锻炼、参与产品开发,既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又锻炼了教师的专业能力,还可以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进到教学当中。 (四)面向市场、服务社会 我校除了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作为汝南县产业集聚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积极为企业生产服务,先后为立马、绿佳、广森、虎妞、豫园锅炉等公司的员工进行安全用电、金属焊接等技能培训,为公司的员工进行PLC技术、机电一体化的专项培训,学校还承办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社会培训、三农培训、精准扶贫技能培训、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等,发挥了学校的社会职能,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社会贡献 (一)开展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2018年6月,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在王岗镇何岗村扶贫车间组织开展了藤编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32人,经培训考核合格32人; 7月在梁祝镇冯庄村开展了为期15天“精准扶贫”缝纫班培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学员35人;2018年10月份,在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开展了15天的培训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家庭学生培训,培训专业为办公自动化,培训人数为104人。“精准扶贫”培训共培训人数为171人,共计投入培训资金30万元。“精准扶贫培训”有力的促进了汝南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二)实施区域合作,服务地方经济 为真正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在2018年3月份分别在梁祝镇赖屯村、杨庄村培训了为期4天的藤编技术培训班,2班总计100人;8月6日-8月30日分别在东官庄镇刘坡村委(60人),和孝镇小田庄村委(47人),东官庄镇赖楼村委(56人),南余店乡潘庄村小学(40人),组织开展了每期4天的小麦、花生种植及花木种植技能培训班,4班总计193人;2018年10月16日的南余店乡徐庙村组织开展了为期4天的小麦、花生种植技能培训班,培训班学员48人;2018年10月23日在常兴镇大田庄村,2018年11月20日在梁祝镇陈冲村开展了为期4天的小麦花生培训,培训人数分别为50人,37人。2018年实用技能培训共计培训人数为428人,投入资金为51360元。 (三)实施社区培训,服务劳动力转移 2014年,在驻马店市政府的批准下,学校挂牌成立“驻马店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培训基地”,把汝南县产业集聚区的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相结合,关注农村富于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在2018年7月在梁祝镇冯庄村开展了缝纫班培训,培训人数52人;2018年9月11日,在东顺制衣厂开展了两期缝纫工培训,培训人数为120人。共计培训人数为172人,投入资金为120400元; 通过这些培训,学校不仅获得了一些经济效益,而且也获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知名度、美誉度更高了,更重要的是为国家的富民政策的落实提供了较好的载体,全面提升了当地劳动力的业务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实施技能培训,服务再就业工程 2018年,学校主动与县民政部门联络,在校内实施退伍军人技能培训工程,为退伍军人拥有一技之长提供培训平台,经过省民政部门的考核,最后决定将烹饪、挖掘机、电工、焊工、汽修、汽车驾驶、电子技术等专业的培训工作放在汝南县职教中心。2018年,作为河南省统一实施的退伍军人技能培训工作,学校接受培训学员96人。使退伍军人能够在退伍之后,依靠专业技能,解决就业问题。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 1.经费投入与支出及实训设备配置水平。 (1)学校积极拓展办学经费来源渠道,筹措事业发展资金,财务状况良好。学校办学经费总收入1158.86万元,主要来源依次为学杂费收入580.86万元,财政专项投入578万元。 (2)财务支出情况:办公经费总支出173.25万元,日常教学经费支出291.47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支出134.38万元,设备采购320.6万元,,培训支出66.19万元,外聘教师基本工资支出213.8万元,其他支出7.13万元。 (3)实训设备配置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实训条件,2018年学校添置了汽修实训车间的配套教学设备10台(件),价值10.4万元,同时继续打造特色专业—烹饪专业,更新了烹饪实训室,配置了价值为65万元的烹饪实训设备。筹措200多万元资金,完成了餐厅的全面升级改造工作。2018年实训设备总值2185万元,生均实训设备值0.677万元,实训项目开出率达100%。 (二)政策措施 学校实行市场化机制办学,实行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了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围绕市场开展办学活动。目前学校实现了自主招生、自主办学、自主用人、自负盈亏,将学校教学和育人质量投入市场,用市场检验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教师实施聘任制合同制,实施以绩效和成果为导向的考核方式,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围绕规范办学编制了三年发展规划,集中资源建设以汽修、电子商务、烹饪为特色的知名学校。 七、特色创新 职业教育要讲究特色,学校要有办学特色,学生要有技能特长。近年来,我校已形成以下鲜明的办学特色: 1、升学就业分类打造。学生入学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特长来选报就读升学班或就业班,对这两类班级我们根据需要,从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上进行分类打造。 (1)升学班,目标是参加对口升学,考入理想大学,所以课程以对口升学考的课程为主,同时兼顾实习实训,教学管理近似于普高的管理 ,为了培养优秀学生我们特意组建了特训班,特训班成员是每班根据成绩选出的优秀生,学校为特训班选拔出骨干教师进行辅导,每天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第三节晚自习进行专门培训,由于这项措施,是我校历年对口升学大都取得较好成绩,就近几年来说,13级学生,参加高考203人,有52人考入本科,升本率全市第二名,其中1名学生考入天津大学计算机专业。14级参加高考的258名考生有28名学生进入本科线,位列驻马店市对口升学第二名。其中张超然同学以665分的优异成绩取得计算机专业高考全省第二名。2018年15级高考对口升学又创佳绩,参加高考的236名考生,有49名学生进入本科线,升本率20.76%,无论是进本科线人数还是升本率都是全市第二名;专科进线人数187人,升专率100%。电子电器专业参加高考20人,本科进线8人;进线率达40%;600分以上22人,其中医科专业学生彭俊杰全省第2名,电子电器专业陈春红、周亚奇全省排名第10、15名,会计专业李明辉全省排名第18名。 (2)就业班,瞄准市场需求,以培养学生踏入工作的实际需求开设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兼顾公共课,为方便实训,我们把理论学习与实训场所合二为一,让学生边学理论边实践。 2、依托社团平台,增强学生素质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满足了学生业余生活需要,成立音乐、舞蹈、模特、美术、书法、演讲散打社团等15个学生社团组织,各社团制定有较完备的章程,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有专业的辅导教师,在学校统一管理下有序的开展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校园生活,又给学生展示才能提供了平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社团成员成为我校参加省、市级大赛的主力军,在本学年省信息化比赛中获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省文明风采大赛获三等奖1人;省技能大赛获省二等奖2人,三等奖5人。市素质能力赛获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市级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25人;市文明风采赛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1人;市传统文化赛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6人。同时社团也是我校举行大型文娱活动的中坚力量,我校的 “学生才艺展示”,“主持人大赛”、“家长会文艺汇报演出”、“2019年元旦文娱晚会”等活动的成功,也都是全体社团成员辛勤付出的结果。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资金短缺。随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外聘教师需大量增加,教学条件急需完善,这将增加相当大一部分支出,但学校无法进行多方面融资,使学校在资金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 2.师资力量不足。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现有的教师数量已经不够,教师的课业负担已相当重,急需增加教师,尤其需要增加在编教师。 3.实训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科技进步的不断加快,实训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随着加快,再加上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现有的实训设备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需要进行更新换代和增加数量,否则,就不能很好的与教学相适应。 (二)改进措施 1.争取社会资金和政府支持,建设高水平的实训基地,提升学校的硬件水平。对现有的实训场所进行改造,满足理实一体化需要。 2.争取政府支持,增加教师数量;加大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汝南县职业教育中心 2019年1月16日
|